写BP前,先搞懂这5个问题


图片

如果你是一名准备融资的创业者,别急着开工写PPT,先把这几个问题搞明白,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

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,“写商业计划书”(Business Plan,简称BP)常常是融资路上的第一关。

但真正开始动笔之前,你得先停下来,问问自己5个最基本、却最关键的问题。

因为BP不是一份炫酷的PPT,而是你商业逻辑的浓缩,是你能不能拿到钱、能不能招到人、能不能走下去的“敲门砖”。

下面这5个问题,看似简单,但能答明白的创业者,其实并不多。


问题一:你要解决的到底是什么问题?(别说“这是个刚需”)

这句话的核心是:你有没有清晰定义“用户痛点”?

别说“这个市场很大”、“这个功能很好”。

投资人最先关心的是:有没有一个清晰、具体的“痛”存在?

· 谁痛?是年轻人、白领,还是小微企业?

· 痛在哪里?是效率低、成本高、流程复杂、体验差?

· 有多痛?是“可有可无”,还是“非解决不可”?

举个例子:你要做一个AI生成PPT的工具,痛点不是“用户想用AI”,而是“职场人每次加班做汇报,80%的时间在堆模板、找配图、改格式,太浪费时间”。

只有定义得够清楚,后面的商业逻辑才成立。


问题二:你的解决方案比别人强在哪?(别只说“我们有技术壁垒”)

创业项目一定是“解决一个问题”的过程。但别忘了——别人也在解决,甚至很多人已经做了5年、10年。

所以你得说清楚:你是怎么解决的?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?这个“不同”到底是不是优势?

· 是技术更快?还是成本更低?

· 是用户体验好?还是渠道效率高?

· 是服务更贴心?还是产品更智能?

比如:你做的母婴社区App,不是因为“我们有专家团队”就牛了,而是你提供了一种低门槛、真实互动、没有广告干扰的“闭环育儿交流场景”,这是现有平台做不到的。

记住:不是“你做得好”,而是“别人做不到”


问题三:你打算怎么赚钱?什么时候能赚?

这是真正的“生死题”。

很多BP写得天花乱坠,结果商业模式一栏只有四个字:“未来变现”。

说实话,投资人已经被“未来可期”骗怕了。现在,他们更关心:

· 你的盈利逻辑清晰吗?靠卖产品、收会员、广告、抽佣,还是B端服务?

· 盈利路径能闭环吗?有没有重复性和规模性?

· 能从第几个客户开始正毛利?什么时候能正现金流?

比如:你是做SaaS软件的,不是光说“服务客户”,而是“客户年付9,800元,每3年续约一次,平均CAC为2,000元,回本周期半年,三年净利2.5倍”。

这才是“能讲得通的商业模型”


问题四:这个市场,到底有多大?你拿得到多少?

不管你项目多新,投资人最终都会问一句:“这个赛道能跑多远?”

但市场空间的讲法也要有逻辑,而不是凭空抛个大数字:

· 是To C 还是 To B?是垂直市场还是大众消费?

· 是增量市场,还是存量改造?

· 你是不是能拿到这个市场的一部分,而不是“全中国70%人都能用”?

举例:你要做一个专注下沉市场的英语教育平台,不是说“在线教育是万亿市场”,而是说“5-8线城市有3,000万初中生,课外在线英语年消费潜力600元,市场规模180亿,而头部玩家还未深入,我们目标5年做到3亿营收,占1.6%份额”。

这样才叫市场逻辑清晰、目标靠谱


问题五:你和你的团队,真的能把这事做成吗?

最后这个问题,虽然放在第五,其实最重要。

投资人投的不是BP,是“人”——你的认知、能力、资源、坚韧程度

这不是“PPT做得好”就能演出来的,而是靠经历、经验和“靠谱感”说话。

· 你有没有做过类似领域的项目?

· 团队成员是不是互补、靠谱、有执行力?

· 有没有关键资源和核心积累?(不是“我们认识很多人”,而是“我们拿到了两个KA客户”)

比如:你以前就是做物流系统的工程师,现在做一套中小仓库自动化方案;合伙人是做销售的,有10年渠道资源;这种团队比“985创业团队”更打动人。


最后——

BP写得好不好,不在于“排版”,而在于“思考”

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写BP,就急着找模板、选配色、加动画,生怕做得不够炫、吸引不了人。

但真正能打动投资人的,从来不是你PPT里用了多少页图表、设计多么精美,而是你有没有把商业的核心逻辑想清楚、讲明白。

说白了,BP不是一份“作品”,而是一份“判断依据”。它不是给你加分的,是给别人“判断你值不值得投”的底层材料。

5个问题,就是你商业逻辑的“压舱石”:

1.你解决了一个什么具体的问题?是不是真痛点?是不是真有人在意?

2.你的解决方案相比别人,优势是什么?有没有明显的差异化?是技术?效率?体验?还是成本?

3.你打算怎么赚钱?什么时候能赚钱?盈利路径是不是闭环?什么时候能看到现金流?

4.你所在的市场空间有多大?你能拿到多少?市场是否真实存在、需求是否可持续、竞争格局是否有空间?

5.你和你的团队,真的能把这件事做成吗?有没有经验、能力和资源?有没有执行力和韧性?

5个问题,是投资人“是否继续听下去”的底线。

所以,真正写BP之前,不是立刻打开PPT,而是先沉下心来,用一句话、一段话甚至一页纸,把这五个问题认真写出来、想清楚。

你会发现,只要这部分清晰,后面的结构、内容、排版自然就水到渠成。

BP,不是为了“好看”,而是“好讲”+“好投”。

讲得清,才有逻辑;讲得真,才有信任;讲得准,才有投资


头家创投局——创业者的好帮手
为创业者提供最实用的投融资工具及资讯
模板丨工具丨合同丨财务生成丨投资渠道行业研报
图片
疯狂BP已经为5000+早中期项目进行BP服务
辅助融资金额30亿+
图片